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谈刘晓波之形而上学的迷雾

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因起草《08宪章》,旨在促进中国民主化之进程,被中国政府通过法院在圣诞节(有意避开西方维权组织的声援?)以煽动颠覆国家罪名判刑坐牢11年。

知道刘晓波,因为89年六四事件,当时身在美国游学,复往挪威进修的他特地飞回中国参与,声援学生;并和周舵、高新及著名音乐人侯德健(天安门绝食四君子)一起绝食,与学生共进退。 六四事件,许多明星级的学生领袖包括吾尔开希、王丹、柴铃等逃离了中国;一些后来还远离了年轻燃烧的革命精神,彻底融入了资本主义的生活。

只有“傻傻的”刘晓波博士,反而从海外跑回中国,在六四后被捕,被革除公职,获释后从事自由写作,依然坚持和故我,在维权和民主之间不断的向政府进言,也不断的被捕。这次的颠覆国家罪名和坐牢11年乃最严重的判决。

读刘晓波的书,始于他的《形而上学的迷雾》,1989年出版,探讨西方各家哲学之所长及主要之分别。然而,他是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毕业,游学之前任教北京师范大学,让他学术界成名的反而是他的第一本在1987年出版的著作《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的对话》,因为与当代中国著名的美学大学李泽厚截然不同的观点而声名大噪。他批判李泽厚说他的理论弱点,从根本上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弱点在理论研究中的反映。 这本书我有的是台湾版本,在1989年出版,加入了一些修订、后记和作者访问。

在八十和九十年代,被誉为中国四大思想领袖的是金观涛、李泽厚、方励之及温元凯。我就一直认为方励之应该除名,他的文章像大众化的柏杨,和其他的学术界大师相距甚远。而如果真要加另一人,反而是金观涛的妻子刘青锋或者刘晓波算得上。

面对这么多学术界大师,像我这种非学术的读者,肠胃难以消化金观涛或李泽厚的书,买了几本,翻了几个章节,咽不下去。 反而刘晓波的书,非常合脾胃,他的文笔好,又有文采,据说在写硕士和博士论文不加旁注,完全是融汇贯通后的领悟和观感。学术的书写得行云流水,读起来即启发又享受,真是罕见。

对于非学哲学的人,大体上都知道古代到近代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伯拉图、康德、尼采等,或浅浅知道他们的一些理论。我买了好一些哲学的书,读来读去总是摸不到一些门路,而这本《形而上学的迷雾》才是我真正第一本启蒙,西方哲学的诸子百家,在刘晓波的笔下娓娓道来,虽很学术但结构清晰,每一个理论的特点跃然纸上,我后来也买了他的一本台湾版本的《思想之谜与人类之梦》,是加重成分的现代哲学的部分。但是要知道哲学与各家之奥妙,我还是大大力推荐这本《形而上学的迷雾》。只是这本书在一般书店甚至网络书店恐怕已经难以找到。

刘晓波是全盘西化的支持者,在两本探讨哲学的论著都谈西方哲学,而完全不碰触中国哲学。在一次访问被问及对孔孟之道的看法,他说:“我认为孔子是个庸才,孟子比他有智慧,而天才是庄子,从哲学上说,孔子什么都不是。孔子的学说是一种入世的为政治服务的学说,汉代把它变成统治工具,它的生命到汉代就该死亡了。西方有人喜欢孔子,不奇怪,因为是多元社会,但是在一元社会,最好的东西也没用。所以孔子在东西方的意义不一样,如果中国是个多元的政体,我不反对别人信仰马克思、信仰基督教、信仰孔子,但当前的中国,你信仰马克思就等于信仰一种思想独裁,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棍子,不具有理论意义。”

这样一个思想尖锐彻彻底底的异议份子,怎不教思想闭塞的中国政府头疼呢?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群众感受与个人意境即兴jammin’



半夜二时,他正在书桌写东西。

“我拥有大部分龙应台的书,但是对她的书的热诚却逐渐消减;因此,她的新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虽然红火,就是提不起兴致购买。上回在台湾买她那本《目送》还静静躺在书柜,碰还没碰。”

窗外有声,他抬头一看,“个人意境”撬开窗户爬了进来。

『唉呀,你是谁?』他问。“个人意境”不搭理他,径自走到墙角把唱针放落唱盘上。Miles Davis 加上消音器(harmon mute)的小号开始沙哑地吹起,他想不起自己怎么会有这张黑胶唱片。

他很不高兴写稿的时候被打岔,可是“个人意境”外表看起来没有杀伤力,他唯有提防着,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埋头写稿。

那天读杨艾琳写的<如果村上不是春树>(见东方1211日龙门阵),她谈村上春树也是火红的新书《1Q84》,也扯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进来。后来在她的博客我们交流谈到两者的区别,我认为龙应台是企图心强烈的计划写作,在乎群众感受以达致影响大众的效应;..”写到“群众感受”时,他突然想到熟女和她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心一笑。她们知道要的是什么,和用什么手段得到。他接着写:“而村上春树的小说,反而像是许多现代诗诗人的创作一样,完全以个人感受意境出发,不在意读者怎么想。只是,现代诗人靠卖诗集会饿死,而村上小说的畅销程度会让其他作家口水猛流。”

他边写边留意房里的动静。“个人意境”和刚才一样坐在唱机旁的地毯上,没有一张脸,表情隐藏在里面,也许根本没有表情。这是一个生物吗?或者只是一个符号?“个人意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可是他无法把视线移开,可能是整体气氛,将那一张脸的表情涂盖掉了。

既然对方没有威胁到他,他继续写稿。八十年代龙应台的《野火集》像燎原的野火,读者读到她理性的真知灼见带着赤裸的愤怒。由于她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被广泛讨论,这长期来享有的崇高江湖地位,让她越后期的作品,越带有一番雕琢处处的痕迹。”

他住的公寓很高,眼前尽是都市夜里的光景。每座高楼看起来就像巨大的生物,仿佛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当它们纠缠在一起,动脉输送出韵律节奏,像Miles Davis的低吟,永无休止地在黑夜里散开,看似假的,却是真的。

“我并非认为她写得不好,或不够真诚,只是人工化之后的感情的网一撒,虽然还能网住群众的感动,但也有一部分小众,如《亚洲周刊》的专栏作者林沛理(他写了两篇有关《大江》的书评)有所保留及如杨艾琳所言:“当龙应台说『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时,我的视线已经从《一九四九》转移到村上春树的《1Q84》了。”

盯着电脑画面,他差点忘了“个人意境”的存在。他通常工作投入,肯花时间把理论和分析处理好,对哗众取宠的作风很不苟同。他走进厨房打开冰箱拿一罐啤酒,把冰箱门关上,转回身吓了一跳,“个人意境”站在他面前,半夜遇着这种事也很伤脑筋。

『麻烦你立刻离开好吗?我需要静静一个人工作!』他朝着“个人意境”怒吼。他必须想办法在天亮之前写好这篇稿,杨艾琳在另一端等着看了写她的部分呢。

“个人意境”突然在他没留意之间变了样,怎么说呢?是毕加索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是具体形象的分解?是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 所谓的『集体潜意识』?

看着眼前这个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不知所措。他甚至没法子打开大门一脚把它踢出去。

喝了几口啤酒,还是很不舒服。“而有人评说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他接着写:“读者可以随便从哪一页开始读起,都不会觉得连接不上。我多年前读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就曾经试过这样子读,果真如此。但是,没有了起承转合的小说,还能算是小说吗?这就是艾琳所谓的感受意境了。而没有高潮快感的小说竟然能吸引那么多的眼球,也真是匪夷所思。不只中文译本,Haruki Murakami的英文译本在书局也是一排排的趾高气扬。”

他嗤之以鼻,想到一件事。以个人意境感受出发的小说,另一个享誉国际的作家是巴西的Paulo Coelho,小说被翻译成66个国家语文。最近一次在Zara时装店还看到以Paulo Coelho的小说金句为主题的服装系列,让时装潮流附庸风雅一番。 ”

“个人意境”随着Miles Davis的性感音声凝视着一鼓作气的作家,它是液体渗透它是处女的无知单纯的感性,而他,是实心固体是月球绕地球地球绕太阳的理性。

“比起大部分小说家要做许多功课和考究才能下笔,我想纯粹靠意境感受创作小说的作者应该轻松多了,只要关起门来发挥心灵冥思,再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可以了。我读了Paulo Coelho的《The Alchemist》、《The Zahir》和《Brida》,觉得省略掉故事情节也无不可。只是,其他小说家想偷懒模仿的话,可能存书将会堆积如山。”

写到这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他看看时钟,半夜四点,会是谁?怎知拿起听筒时,却听到强烈的风声而已。他颤栗一下,“个人意识”已悄然离去。

“可能我读小说注重感官消遣,所以对感受意境的小说,我是尽量敬而远之的。 ”

[注:故事主角纯属虚构,两位作者尝试以一种新文体讨论两种写作概念,先由郑云城撰写引号里的文字(蓝色字),再由杨艾琳模仿村上春树的作风撰写故事情节,写来有如爵士乐的即兴合奏,互动随性。]

Thursday, December 3, 2009

孟买的街头


在印度孟买,一个人包了辆德士走走瞧瞧,景点停停拍拍照。老实说,除非你是背包走天涯,喜欢感受不同文化气息,不然一般人应该不会选择来这里旅游。

惊讶的是,竟然在街头看见好几个“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牌。第一、证明印度虽穷,高级知识分子不少; 第二、高级知识份子也改变不了印度的穷。:)

孟买人口1千8百万,一个友人说,只要一个零头《经济学人》的读者也不少。我说在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上海和北京或东京我也没看过这类广告牌。他说,中国和日本英语人口没印度多。我说,不是,就算是当地较权威的中文或日文杂志的广告牌也没有看到过啊!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从优秀到卓越

我个人并不喜欢看企业经营的书,但承认曾经流行过的什么“蓝海策略”、“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等等,应该还算不错,比起什么“How to…”或“Step by Step…”之类的教人这样那样的商业工具丛书,至少提出一些见地。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对待这些书,我呢?虽然书局每次碰到叠得高高的它们,我都选择和它们擦身而过。 虽然我偶尔也会买一些,但很少认真看完。有时只是看了导读,摸清轮廓就完事了。不是这些畅销书写得不好,只是嫌它罗嗦,理论再好,再新颖,读完整本脑袋就开始僵化了。

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买了一本《AA+,从优秀到卓越》(英文本《Good To Great),读了觉得不错,对于搞企业的我,深得我心。书里比喻好的企业应该是一辆巴士,甚至可以方向不清,员工都是乘客,途中有人上下车,有时巴士还可能误入歧途,但只要万众一心,最终还是能把巴士摆上正道。

书里强调企业文化和团队,说公司领导人分五个等级,作者Jim Collins推崇最高第五级企业领袖是谦冲为怀,对专业坚持,领袖个人并不耀眼,但是却深知找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最后为公司交出漂亮的业绩。

他针对世界500强公司作出分析,从中得出许多高成长的公司的CEO都是默默无闻之辈。书中也提出刺猬原则,订出企业应该严守的三个圆圈,说的是热情、全球顶尖和启动经济的主要指标,企业才能永续经营,从优秀到卓越。

我先看这本书(也没真正看完),后来才买作者之前一本畅销书《Build To Last》(中文《企业长青》),但是一读完前言就等于看完了。因为长得一个模样,看了《Good to Great》就够了。经济风暴来袭,作者打铁趁热在今年出版了一本《How the Mighty Fall》,也畅销,但我兴趣缺缺不再购买。

这就是企业丛书,不是作者功课做得不好或不认真,但是现实社会不是学堂,读企业丛书要得是心领神会,抓住要点就够了;因为每一间不同的公司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按本抄经拿来使用。

后来我再细细思考,觉得Jim Collins的理论也有弱点。作者不推崇企业明星,因为公司会因为失去了明星CEO后黯淡无光,或者无以为继;并说太注重明星,团队精神难以建立。

这些理论看似正确,但如套在科技公司的身上就未必准确。因为科技新陈代谢,如果没有一些杰出的科技明星如Steve Jobs, Bill Gates, 敢想和有创见,就没有所谓的AppleGoogle, Microsoft等的耀眼企业了。

没有多少人认识可口可乐的总裁,但世界上没有了可口可乐也无不可,我们可以改喝百事可乐。但是没有了科技明星,就少了一些对人类有贡献的科技发明。

这些公司可能会消失,就好像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好多家企业(除了GE) 也没有存活下来,但是他的发明却照亮了人类。从世俗的商业角度来看,就算对人类文明全无贡献,能不断赚钱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这也是Jim Collins的视角。我不完全认同。

所以,读企业经营的书,不能死板。

Saturday, November 21, 2009

Kareena Kapoor (Bebo)

人在印度孟买,Mumbai除了是商贸之都,也是Bollywood所在地也。 MTV现在流行的其中一个电影的Promo曲是3 idiots。女角Kareena Kapoor好美,还有几个流行的MTV,都有她,漂亮得很,红得很哪!可惜其他几个暂时在Youtube找不到。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2012, 好看!


《2012》,震撼,震撼,真震撼。好看,好看,真好看。会不会因为这部电影的大卖,2012年又接近了,引起世界恐慌?就像千年虫一样,越近2000年大家越惶惶不可终日?而21-12-2012年也不远,电影里面描述的conspiracy theory,会不会让人民开始怀疑各自的政府隐瞒事实,并暗地筹备只有极少部分的“幸运儿”的逃亡呢?

同一个导演,《Independence Day》让人惊喜震撼,《The Day After Tomorrow》让人有些失望,到了《2012》又将震撼推向另一个高峰。

为何谈书就长篇大论,而说电影就三言两语?因为看电影的人多,就说那么几个字,就够了。看书的人少啊!要写多一些,才较能吸引人读(如果评语不好或者不读)啊!

Sunday, November 8, 2009

女儿的创作


女儿交待,要在我的博展览她的图工作品。24孝老豆只有将她的作品拍拍拍拍,然后一五一十的放上网。其实女儿自四岁开始就显露画画和艺术的天份,画得多,手工作品也多,丢失的作品也非常多。拍个照留念,甚好。如果她长大了不小心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些照片就变成了心路历程了耶。

作品各式各样,点子层出不穷。

弄了两块木板在上面画画。

卖吃的档口,很立体,还有一个漂亮的女销售站在kisok里面。

我在河内买的小饰品,女儿画上面谱及给帽子上色。

学校的图工,做贝壳相框。

这个杯子装不了水,用来喝水也会割伤嘴唇吧?!

小小屋子

不知是什么小小粒像是Polyform拆散的粒子粘成的各种造型,再给上色。有天空、圣诞树、小礼物、草坪、小鸡、蝴蝶、锅子和菜肴(怪怪的)、天空、太阳和飞鸟。

Tuesday, November 3, 2009

帮与不帮


一个中年妇女在吃力的start着一辆老爷摩哆车。在泊着的一列汽车的后面。

试了好多次后,终于成功。然后他扶着身旁像是他的老公的男人上摩哆。

那男人右脚包着石膏,将拐杖交给女人。上了摩哆摆正车头一会,看来好像又死火了。

后来,一个马来青年走进他的红色Proton, 开门之前示意挡在后面的他们将摩哆移到一边。

我的车停在沙登大街路边,边等老婆从街对面买些东西回来,边无聊玩着手机,边看一些街头即景。

同样start摩哆的动作就在我车前大概五十码左右的地方重新演习了几遍。中间还有一个年青人走来帮忙了一次。我心里想,就算成功了,一个脚受伤包着石膏的男人能和老婆成功的骑摩哆安全回家吗?可能,他的家就在附近吧?

买了东西,我老婆快步的回到了车里,我也准备启动车子回家了。

突然,那个女人走到了我的车旁,作势要求我搅下车窗。大巴士就在她身边擦身而过。

我看到她满脸泪痕,搅下一半窗子,她着急地说:“先生,我希望你能帮帮忙借RM30给我们,我们住在Kajang,我老公看过医生,带不够钱,那间Clinic不愿意给药。”她的老公一拐一拐的跟上来,我嗅到石膏包扎的脚传来刺鼻的药味,而他也是满脸泪痕。

“相信我们,我们肯定会还,请给我你的电话号码。”

我和老婆都没有十元钞票,递了一张五十元给她,也不留电话号码给她,就走了。

路上,老婆说:“会不会担心他们是骗子?” 好多年前老婆回家不远被一个印度少年截停,说摩哆坏,回不了家,希望讨点钱修理。老婆给了十元,临走往望后镜一看,他凸凸凸骑着健康尚算良好的摩哆跑了。老婆转述这事让我笑了好久。

我说:“这回应该很真的挂?!我想,他们会老远跑来这里看医生,搞不好是在这里遇上车祸伤了脚,才会在附近的Clinic看医生敷药。”

如果害怕上当,事后又觉得那不象是骗局而像是真的而耿耿于怀,为自己的铁石心肠懊悔莫已,数目又不大倒不如就先帮了吧!至少心里舒坦一些。

这是我们两人过后一致的结论。

Sunday, October 18, 2009

音乐频道

在家里不看电视,也不subscribe Astro, 反而出差时在酒店会拿起遥控器按啊按啊。Bloomberg,按走;CNN,按走;BBC,按走;卡通频道,按走;Discovery,按走; 体育频道,按走;HBO电影频道,可能按走;音乐频道如Channel V或MTV,停。

大部分的新闻都不是发生在身边,不能等吗?第一时间知道干嘛?而且电视新闻,repeat又repeat,烦死了。商业频道?表示自己做很大生意,股市升降一发动全身? 而且也是repeat又repeat, 更烦了。电影频道?没有时间看完整套戏,也未必是想看的戏。最深得我心就是流行音乐频道了。

在埃及、迪拜(除阿拉伯文,还有印度流行音乐,因为印度外劳占迪拜人口很大比例)、阿根廷、俄罗斯等听当时当地的流行曲,打歌的曲子也是repeat又repeat,没问题啊!电影可以看一回,谁听歌只是听一次的?增加印象啊!现在还怀念在埃及听的阿拉伯文MTV流行曲,好听极了,那些女歌星都穿得好性感清凉。可惜读不懂阿拉伯文,Youtube也找不回了,真是遗憾。

从当时不断在播什么流行曲,就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去那个国家。

我在英国的时候,电视不断在播Lily Allen的《Not Fair》, 回来就买了她的歌来听。曾一次在中国,电视Channel V一直在播中国创作歌手许巍的《故事》,觉得好听,在当地就买了这个专辑。

Thursday, October 8, 2009

故弄玄虚,卖弄学问



赶热潮,终于看完Dan Brown的《The Lost Symbol》。

好看吗?56分。那《The Da Vinci Code》呢?57分。那《Angels and Demons》如何?56分。那不是Langdon当主角的《Deception Point》和《Digital Fortress》呢?60分以上,《Deception Point》最高,69分。

我还记得刚开始读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长篇历史小说时,应该是在94年,那时二月河的帝王系列还没红,介绍我看的是当时《新明日报》(后来关门大吉)的总编钟松发,外号“罗厘司机”,是一个粗俗豪爽也很有趣的文化人。而我看Dan Brown的小说也很早,那时《The Da Vinci Code》和Dan Brown也还没那么红,还好(不知是幸或不幸)我第一本看的是最高分的《Deception Point》,所以才会继续看他其他的小说。如果先看他发得不清不楚的《Da Vinci Code》,大概就会没了兴致。作者和书本还没火红就看了,表示我看书不是专挑热门,一窝蜂心态。

以Langdon为主角的都是解码小说。都是相同的框架,在既定的时间内解码,不然灾祸临头。 解码小说是推理小说的一个极致分支,更像考智力的游戏吧!只是作者将智力游戏套进好莱坞式的小说情节,悬疑、谋杀、缉凶,真相,再加流传数百年的古老神秘组织。解码也等于解密,宗教和科学的相容和相斥,或者宗教理解上的不同的争端。而这新一本着重对上帝的不同诠释进行探讨。

当然,据实的地理考据是Langdon小说的特色,之前两部的巴黎和罗马,到这一部华盛顿国会山庄。但是,有必要大费周章做如此详细方便旅游的地理考究吗?看《神雕侠侣》,一般读者不会在心里画一幅活死人墓的地图吧?!经典的《红楼梦》里大观园的每一个角落,大概也只有红学粉丝会细细研究吧!不过,各有所好,这非重点,算了。

反正,读Dan Brown小说,就要准备在最后有出其不意的转折,有时不只一次。一般推理小说在转折后,会让人觉得真相终于大白,恍然大悟,疑团尽释的满足感。但Dan Brown的小说一转折,漏洞就出来了,不管你怎样不断回想之前的情节以合理化它的转折,最终肯定还是不得要领。

而《Lost Symbol》无疑是失败之作,Amazon.com读者打星星至今累积不过2颗半。故事一开始雷声很大,惊天动地似的什么如果历史秘密被揭开,将永远改变人类的未来,还搞到处处死人,最后结果是雨点小到不用打伞的那种结局,最后几十页就在讲耶稣(是真的在讲耶稣)。只是类似“上帝就在你心中,你就是上帝”以及对《圣经》种种不同的诠释等,一些人听来好像很新颖;但对更多的人来说,都是老掉牙的各种理论,非常反高潮。

而解码小说最不宜拍成电影,就搞不懂好莱坞是那一门子逻辑?大概是看中小说大为畅销的缘故吧?!想想,如果一部电影,主角不断在解Sudoku, 有什么看头,闷不闷啊? 所以,《Da Vinci Code》和《Angels and Demons》加速了很多解码过程,直接提供答案,或者答案都不给,就让饰演Langdon的Tom Hank完成解码了。由于解码又好像是整部小说的最大特色和关键,电影的省略法就介于得宜和不得宜之间的半天吊,很是尴尬。说实在的,看书是静态活动,对解码有兴趣的读者大可跟一跟,对一般读者,不过是另类Sudoku。所以,夹在中间的电影更惨,如果要为电影打分,肯定比书本还要低呢!

八字概括《The Lost Symbol》:故弄玄虚,卖弄学问。

不过,出了名的作者的好处是利益相随。《Lost Symbol》首刷Hardback 500万册。如果以一般作者可得的版权费5%,这本标价大约RM100的书,作者收入总共是RM2千5百万。 一年后Paperback的出版又几百万册,还有其他排着队等着送上钱来翻译成不同语文的出版社......

所以,J.K. Rowling写了几本Harry Potter,就比英女皇还有钱了。 李嘉诚都羡慕啊。

Saturday, October 3, 2009

Esplanade


三或四年前,只是远远地经过。

这回住在Mandarin Oriental, 与Esplanade (滨海艺术中心)毗邻,到地铁站必经之路,就绕过去瞧瞧了。

这两粒(一粒分成两边?)大榴莲花了新加坡6亿新元。不过,比起我们什么都不是的巴生港口自贸区便宜多了。

中秋节前夕,看到一队队小学生陆陆续续到来,彩排吧,准备这几天晚上“艺满中秋”的庆祝表演。免费入场哩。

这两粒榴莲各有一个大厅,一个是音乐厅,一个表演艺术厅。Wiki说各可容纳1600人及2000人。可以举办曲高和寡的音乐会,也可申办民间艺术表演。不像马来西亚的两粒Jagung里的Filharmonik Petronas, 只倾向于高格调的交响乐音乐会。

从地铁走道,可见Esplanade的节目海报,以及画展。

新加坡嘛!一切就是政府安排,来自民间自主自发的少之又少,连民间艺术,也要政府推动。让本来自由奔放的民间艺术,显得雕凿处处的匠气。有了形,但却缺了神。

走走看看,以下的照片都是用iPhone拍的。

地铁走道展示的大榴莲节目表

从地铁走道进入大榴莲的入口

Esplanade的标致

走上Rooftop拍了榴莲尖尖的刺

地铁走道到大榴莲的画廊

久违了的新加坡最出名的Ponggol Nasi Lemak饭档,还是排长龙。

这张是从网络抓的,iPhone无法达到这种拍摄效果。

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再看天下


这回,不是漫画《天下》了,是台湾的《天下》杂志。

《天下》杂志被大家冠以台湾最有权威性的财经杂志,创刊于1981年,早期是月刊,后来双周刊出版。 我(公司)订阅了大概有十三四年,在去年停止订阅。严格来说,是因为本地代理在到期后没有找上门来,自己也认为算了,因为公司还订阅着《The Economist》、《Business Week》和《亚洲周刊》。

我会订阅《天下》杂志,不是因为受趋势专家冯久玲的影响(早期她的Transformer公司引进这本杂志),而是在日本公司当总经理的陈再藩(小曼,也活跃于文化界)在言谈中常引用一些《天下》杂志提及的先进观念,唬得我一晃一晃;后来自己当了总经理,就订阅了这本杂志。

台湾和香港的财经杂志基本上很不同。台湾的财经杂志以提倡企业精神,商业观念为主导,这本《天下》就是前瞻性强,企业理念和价值观领航的最佳代表,稳居首席地位。而香港的财经杂志,和马来西亚的商业杂志一个模样,不看也罢,千篇一律的报道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吹嘘他们如何如何赚得第一桶金,以及教你应该如何如何才会发达致富。

忘记了一句座右铭,但基调应该是:“上等人谈观念,下等人谈事件”。如以此类推,台湾的财经杂志上等,香港和马来西亚的财经杂志属于下等。一些财经杂志还下等到出卖杂志人头照封面和专题报道,让生意有成的商人在杂志上自吹自擂,并包下几千本去派送亲朋戚友的地步。

至于经济逐渐开放和起飞 后的中国,财经杂志又如何呢?早期都不理想,后来越办越出色,我每回出差中国,都尽量带回几本财经+IT科技的周刊例如《IT时代周刊》和《互联网周刊》等。

那为什么现在不怎么Keen《天下》杂志,不读也无所谓呢?观念领航不重要了么?当然不是,是因为发现了《天下》杂志的死穴。

在推广一些观念,企业精神的时候,《天下》杂志犯上了一般财经杂志的通病,将专题的对象写得无懈可击,完全没有弱点。例如,在一些专题突出创造经济奇迹的城市、企业或国家,就比如杜拜吧,写得天上有,地下无,常引为模范,要大家好好学习。但是这些奇迹,在经济危机时不堪一击,所有的弱点一一都浮上水面,《天下》如何自圆其说?以一个观察家,观念领航的身份起家的杂志,怎么会没有看到隐埋着的地雷呢?

而《天下》杂志吹嘘成功的观念,变得和等而下之的财经杂志吹嘘成功的故事一样,同样是看不到企业家和城市背后的腐败。

所以,我变得越来越爱看中国的财经杂志,也越来越依赖《The Economist》及《Business Week》来维持中肯和持平的财经报道。

Sunday, September 27, 2009

天下起风云



很奇怪咩?我追看香港漫画《天下-风云》(香港版本是《天下》,马来西亚版本叫《风云》)。

现在其实是“看”,不怎么“追”了。 原因是太长了,从1989年出版第一期,到现在2009年,20年了,因为商业考量,马荣成没有见好就收,故事长长长长拖下去,本来是武侠漫画经典,却不幸变成了流水帐。一些经典的人物无奈被掩埋在芸芸众生里,一些经典的故事段落也流失不知在那一个年代。

其实在亚洲,日本是漫画王国,各种题材琳琅满目(听一些人说水准最好的日本漫画要数色情漫画)。而在香港,漫画以连环图形式出现,不管古代或现代,以武打为主。台湾的漫画以四格为主,就算在蔡志忠、朱德庸及二马等全盛时期都不成气候。

香港早期年度书展也包含漫画类,但漫画的粉丝惊人,还没开场就大排长龙,其他书商看到不对劲,后来就分了家。我早几年一回到香港,特地跑去漫画展去感受香港对连环图的狂热。的确,在天下和文化传讯展摊水泄不通,大家都在抢购为展览特别制作的手办以及限量发行的纪念品。据闻,马荣成的天下展摊一次展览的收入为2百万港币。

如果你是追求高质量香港漫画,如我一样,除了《天下-风云》,余者皆可舍。只要随便拿起其他任何一本的香港漫画来比较,高下立分,而且还是实力悬殊的那一种。

马荣成的画功真是没得弹的,肯定香港漫画界第一把交椅。他的前老板,香港漫画教父黄玉郎,就算当年全力以赴亲力亲为的画而不着重搞企业组织上市,也及不上马荣成的水平。马荣成很努力,即使受教育不高(一般香港漫画业界之现象),一直都在寻求突破,画工精益求精,一个时期还和台湾的漫画大师郑问还一同合作过,将许多技法如油画、水墨、毛笔画法等融入到漫画来,不断提高漫画的艺术水平,最后成为一代宗师。


另外,马荣成在参与编写的长篇武侠故事《天下-风云》剧本方面,主角聂风和步惊云,众多配角的性格塑造鲜明,以及经历巨变后的改变都能牵动人心和跃然纸上,可以媲美名家。他创造的江湖如金庸也是波澜壮阔,加上场景氛围的营造,武功的创意及玄幻,常让人叹为观止。

马荣成的企图心很强,除了《风云》漫画,早年还和丹青(早期《风云》故事的主要编写者之一)联手,将漫画衍生成《风云》小说,每月一部,讲述一些主角的外传,后来大概不畅销或太忙给停了。由于《风云》故事的确有看头,被电影公司相中,至今拍成了两部电影。不过第一部里头复杂的多角关系的爱情故事,化繁就简的给篡改了,比起原著,逊色许多。除此,《风云》故事也被拍成了电视剧,以及一部差劲的《风云决》动画电影。另外,风云网络游戏还是和马来西亚的公司合作,全程在马来西亚开发,可惜推出后并不很受众。


其实将漫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比起拍摄一部小说容易一些,因为人物长相,服装,场景,构图,包括storyboard,统统都有了。更何况马荣成的《风云》漫画,就已经融入了许多电影拍摄的表现手法。

另一难能可贵点是,许多香港漫画都以广东话对白,马荣成的《风云》却维持高水平且正统的中文。唯一的瑕疵是,作者常常将“的确”两字,不知觉用了广东话的“的而且确”,很明显的小瑕疵,奇哉,竟然无人指正。

如果马荣成可以在10年前就结束《风云》的故事,那这一部武侠漫画,我认为可以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并列。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鱼跃小筑

在马来西亚,要找双语或三语都顶刮刮的人,并不太难,像吾友黄进发,可以用中、英、巫文发表评论或演讲,任何一种语文都不需要找人进行特别修饰。

评论毕竟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文笔流畅,言之有物,就可以了。但是文学创作就不一样了,文学是文字的殿堂,将文字提升到艺术的层次去了。 因此,可以同时用两种不同的语文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真是少之又少了。

我所知道的年代较久远中英具佳的是林语堂,后来者还有余光中。但是余光中甚少用英文创作,通常只用来翻译自己的中文诗作,出版了一本中英对照的《守夜人,Night Watchman》。近代较有名气的女作家严歌苓(Geling Yan),早期用中文,后期直接用英文创作小说。但我还没拜读过严歌苓的作品。


中国人不用中文,而直接用英文创作打下知名度的固然很多,像哈金(Ha Jin),六四后离开中国到美国后,从创作第一本英文小说《Waiting》到较近期的《A Free Life》都卖得不错。我喜欢哈金的作品,因为他不像一般的中国作家,总要将中国的故事写得格外悲惨。不管小说主角的命运如何,幽默是他小说里的重要元素。

在马来西亚当然有不懂中文只能以英文从事文学创作的作者,但文学冷门,以此为终生志业的少,写出名堂的更是绝无仅有,知道的其中一人是已经移居美国的Shirley Geok-Lin Lim,创作英文诗,散文,回忆录及短篇小说。我只有她的一本回忆录《Among the White Moon Faces》,讲述她在马六甲的童年到移居前的故事。


郑秋霞

至于能用双语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可能我孤陋寡闻吧,印象中在马来西亚应该只有郑秋霞,而刚巧她又是我大学的同学,和她熟络。大学她念大众传播系,主修新闻。我们都参加大学华文学会(她只活跃于文学组,不象我,比较八爪鱼),当时的她以中文创作,散文写得不错,毕业过后出版了两本书,散文集《雪,真的下了》及艺术赏析集《秘密与谎言》。

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日子她远赴苏格兰继续深造,后来听说她的英文剧本创作《Night Swimmer,夜泳者》得奖了。去年,她短暂回国推介她的第一本英文创作小说《Little Hut of Leaping Fishes》,中文译名叫《鱼跃小筑》(译得漂亮,和她在Facebook交流,我认为她自己是译成中文本的不二人选,她回复说虽有意但却无法抽出时间)。

这本小说以清末为背景,探索中国人大量南来,何处是归宿的大课题。她定义这是〈归宿三部曲〉小说,目前这一本只是第一部,场景都在中国,最后说到主角Chai Mingzhi(忘了问作者正确的中文名)打算离开中国到东南亚,面对茫茫的大海就结束了。

我看书是同一时间可以看好几本,这里读读,那里看看,读这本小说时我大约看了100页就停下了。那个时候,应该是发现了九把刀的小说的同时期。过了三个月,又再往下一口气看完。 秋霞大概没有想到我会买她的英文小说,我后来告诉她,写得真好,史料研究充足,而她精简化的英文句子非常流畅,文采也好,很棒,希望能尽快看到她第二部书的出版。 她身在苏格兰Glasgow,通过Facebook交流说因为长期面对电脑有眼疾,所以创作速度放慢了。

其实,许多中国作家离开中国以英文创作写了中国的故事都大卖,其中张戎的《Wild Swans》,中文译本为《鸿》,就是描写中国三代女子在大时代的宿命而到她这第三代移居欧美的故事而闻名(上两代也是以悲惨的故事作为基调)。但是,写中国海外移居到南洋的英文著作凤毛麟角,大概因为区域的关系,南洋的市场没有欧美的大。就算以中文写得好的这类小说印象中也说不上来,倒是探讨祖先南来的评论或学术研究专论不少。

近年,本地就有一个淡出商场转而写作的Khoo Kheng-Hor,一口气写了四本英文小说《Taikor, 大哥》,《Mamasan,妈妈桑》,《Nanyang, 南洋》及《Sifu, 师傅》,由于题材大部分都是早期华人南来融入当地社会的故事,就有这方面的着墨。只是,因为写法较通俗,不算是严肃的文学作品。 有兴趣的人,倒是可以拿《Nanyang》和《Little Hut of Leaping Fishes》来做比较,何谓通俗小说,何谓文学作品,一目了然。我两者都不拒,雅俗共赏,不同的角度,各有所得。

有朋鱼跃小筑,登上文学的殿堂,在国际放异彩,与有荣焉。

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谁影响了我的政治诗?


写了大量的政治诗,我的诗受谁的影响最大?基本上是两个诗人:台湾的刘克襄和洛夫。

洛夫不用说了,人称诗魔,诗的产量也大,敢于突破,诗风多变,意象惊人。许多诗人到一定的年龄文思枯萎,写不下去了,或者被一定的格式框死了,比如余光中(我喜爱的诗人之一),后期的诗偶有佳作,其他的都不断的在重复着年轻的自己。

我接触的第一本现代诗集是在高中一,就是余光中的《与永恒拔河》,当时校内高我一班的熊祥光(就是后来创办《椰子屋》文艺杂志的庄若)大概看我在校内壁报发表了一些烂诗顶不顺,拿来推销给我要我好好学习学习 :-) 。虽然余光中的诗不属隐晦一类,但以我那时的程度也很吃力。

也因为写诗要用大量的感情,年轻的人感情比较泛滥,因此许多诗人在年轻时写的诗都比年纪大(如果还写的话)写得好,比方郑愁予和席慕蓉等,由于突破不了自己,只好转写其他体裁,渐渐淡出诗坛了。

而应该有七十岁以上的洛夫还在创作诗的的确不多见。他2000年过后还出版有两本诗集,第一本是《漂木》(2001年),全本就只是一首三千行的长诗,真是一创举。而2007年出版另一本《背向大海》,也几乎首首佳作。他是文字的魔术师,文字在他手上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年纪越大,他信手占来皆诗,已经是天凉好个秋的境界。 年轻时参与过战事的经验的他写过不少战争诗,我举一首:

汤姆之歌 -西贡诗抄

二十岁的汉子汤姆终于被人塑成
一座铜像在广场上
他的名字被人刻成
一阵风

擦枪此其时
抽烟此其时
不想什么此其时
(用刺刀在地上画一个裸女
然后又横刀把她切断)
没有酒的时候
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
没有嘴的时候
用伤口呼吸

死过千百次
只有这一次他才是仰着脸
进入广场

洛夫不断寻求突破的表现手法成为了我写诗的重要参考,当然他文字上的千变万化,我就远远及不上,大概也只能有他的百分之一二吧!对了,洛夫好多年前来过一趟马来西亚,我还特地拿了好几本他的诗集去给他签名。他晚年勤练书法,书法字写得苍劲有力,已俨然成家。

洛夫的书法

上面这首“汤姆之歌”读得懂吗,还是似懂非懂?但是我想至少还抓得到大主题。 诗是很奇怪的东西,像杨牧的诗,没有多少人读得明白(不是似懂非懂,而是完全不明白那种),但是就有很多人喜欢他的诗的文字韵律加古典,包括我。

至于影响我政治诗风更深的是刘克襄,在中文诗坛,刘克襄没有太大名气,诗也写得不多。反而多年观鸟写鸟的经验,刘克襄算是个生态专家了。他较特出的诗集是《漂鸟的故乡》,已经绝版找不到,有谁有我高价收购。 据说这一本诗集大部分是探讨两岸关系的政治诗。

影响我的反而是他的一本社会诗集《在测天岛》。许多诗人写社会诗陈腔滥调(尤其是马华诗坛的老派诗人),自己以为反映现实,但是一点也打不动人心,诗味也无。而刘克襄的社会诗,读起来很有震撼力(非文字的震撼力,是内容的震撼力)。我举其一诗:

女工之死

午夜,作业员陈玉花赶完工作
在工厂门口,遭到两名男子狭持
清晨,她受凌辱后回租屋
挂电话给家人,走进浴室呕吐

家里的人赶来不准她报案
责怪她为何这么晚才回家
她的男友不停地抱头
感叹着自己的命运
厂里听说了
遣人送来水果与鲜花

已经一个礼拜躺卧床上
男友埋怨她不出门不上班
他试图和她亲热,她拒绝了
最后还是接受
男友以一种无奈又愤然的眼神接触着
他走后,她站立镜前
捂着脸,许久,失声呐喊

简洁明快,浅白易懂,但深刻;也近乎一篇小小说。

我敢讲80%的诗人写诗,心里是没有明确的主题的(我早期写情诗也是如此),他们只是在酝酿一种意念,或情感,或因为一句很漂亮文字飘进了心灵,然后就把它写成一首诗,读者当然看不懂。但是许多这些诗人自以为深有所感的诗,读者却完全麻木,它既没有像席慕蓉的诗一样可以抓住读者内心最深层的感觉,例如: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 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还可以借用来感动情人);或者也没有像杨牧一样的功力, 就算看不懂也会打心里佩服赞叹。

因为诗坛充斥70%以上这类作品,因此诗的读者变成小众(应该是微众)。因为都看不懂,也没有感觉,当然敬而远之了。诗也变成诗人自爽的文字了。

我再举一首刘克襄简单但深刻的短诗:

爸爸永远的恋人

从小看着长大
疼过的、骂过的
跟妈妈一样身体的女儿呵
不知道那个男人将是你丈夫
每每想到这里就心痛

我是爸爸,有一个小女儿,真是写到心里头去了。 我虽没机会读刘克襄的政治诗,但是他的诗让我看到如果政治诗要写得深刻,也需要有一个强烈的主题。但是他的诗又太白,所以只有向洛夫偷师,学些玩弄文字的技巧。 学洛夫带一些隐晦,除了让政治诗不会那么白开水保留一些诗意,也因为政治诗是地雷,不可随便将要讥讽或要咒骂的对象的名字也写进去啊!

歌剧魅影


一跳上前座,小女儿就飞快的按CD键,Fast Forward到10,然后交响音乐响起,后座的两个儿子和我,不约而同大喊:“Again?"

她就咯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然后就跟着Sarah Brightman高亢的歌声唱起:In sleep he sang to me, in dreams he came, that voice which calls to me, and speaks my name........."


已经30至40多遍了,这几个星期她都在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谁是Sarah Brightman?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典礼和刘欢合唱主题曲“You and Me”那个。很出名,但我不太喜欢她的歌声。她的企图心很强,在文艺歌曲和流行音乐游走,还横跨歌剧,个人身家丰厚。曾经和著名的盲人男高音Andrea Bocelli合唱过一些曲子,但据说2007年去世的世界顶级的男高音Pavarotti就不让她高攀,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小女儿因为去年小一课外活动合唱班练唱这首歌,下半年中学高中组演出“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舞台剧, 再加上后来发现家里有“歌剧魅影”这部电影,看了几遍;又再发现原来家里Sarah Brightman专辑收录有这首歌,就带上我的车,反复的播唱。

电影
过后我又从书柜里拿出原著Gaston Leroux在1910年写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小小年纪的她看不懂了。

我告诉她,其实歌剧里那个毁容难看的Erik并没有真正的死,他后来离开了那个让他伤心欲绝的巴黎歌剧院,也无奈的离开他爱的人Christine Daae, 去了纽约曼哈顿,开始了新生活,过程转折,成为一代富豪,并出钱安排了嫁作他人妇的Christine到曼哈顿歌剧院表演。

以Erik的才智,无师自通还可以暗中教导出Christine成才和成名,在商场上自也能大展拳脚一番。我拿出另一本相隔了接近100年Frederick Forsyth写的(在1999年出版)《The Phantom of Manhattan》给她。她兴趣听我讲故事,当然也是把看不懂的书丢在一边了。

节外生枝的续集

事实上,作为小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算是失败之作,并不畅销,出版时也不轰动。我看完第一感觉:沉闷和难看死了。 但是后来被著名的剧作家Andrew Lloyd Webber在1986年改编成歌剧,以及几部改编电影,才闻名于世。此歌剧成为百老汇的长青树,赚了很多钱。 据说一些歌剧演出还真的安排了舞台上一串大吊灯(chandelier) 摔了下来,加强逼真效果。

如果说原著不好看,那Forsyth节外生枝的《The Phantom of Manhattan》续集好看吗?前者我打45分,后者我打68分。至少故事紧凑精彩一些。 我不是因为迷《歌剧魅影》去买这本《The Phantom of Manhattan》,我是因是Frederick Forsyth的小说迷而买这本书。因为以国际间谍故事为主题的Forsyth每一本小说我都有,怎会独漏这本另类呢?

看完和听完小说、电影和歌曲,有没有兴趣看真正的歌剧呢?有。前两年到Las Vegas刚好有演出,但是时间配不上,就错过了。如果时机对,就看呗!一切随缘,不是“非看不可”那种。学上流社会的人装艺术细胞很浓,穿得很绅士,买贵票,动也不动正襟危坐的看歌剧或交响乐的雅兴,我还学不会。挖鼻孔对我来说还是挺舒服的。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哈里波特vs猎命师



说实在的,我觉得Harry Potter系列一点都不好看。 第一、故事不怎么精彩;第二、感情刻画肤浅; 第三、几个主角的性格描写也很一般;第四,J.K. Rowling 文笔普通,文采也不好。如果给这套书打分,我给55分。

不就创造了一个魔术世界,或者Muggle一词来形容普通人,或者一些魔法咒语,就让许多人如醉如痴,还彻夜不眠排长龙购买,是很奇怪。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所谓的哈里迷都不是什么爱书人,没有看过其他精彩的好书。或者因为广告效应,赶潮流,人云亦云,然后跟着大家喊:好看,好看!我猜想有一半哈里迷读者,家里可能就只有这一套书,没有其他的了。

英文书的阅读人口多,加上行销管道发达,只要化学反应正确,作者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了,羡慕吧?!一些中文书评人说武侠小说比起哈里的魔术世界的想像力更丰富。嘿嘿!这一点我同意,可惜老外走不进我们的社会去体验东方文化,而和流行划上等号的西方文化,就连包头包脚反西方文化的中东人撩起黑袍,都随时看到牛仔裤的影子。奈何,命也!


我不拿武侠小说和Harry Potter比较,我拿九把刀的猎命师传奇系列来比。比起Harry Potter,猎命师好看十倍。打分的话55分X10=550分。 :-)

哈里波特迷要是不高兴的话,我也是没有办法。

为什么拿猎命师和哈里比?因为猎命师系列也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人类分庭抗礼的吸血鬼世界体系,想像力一点都不输J.K. Rowling。那为什么说猎命师比哈里波特写得好?

第一、九把刀的文采比J.K. Rowling强多了(我是用九把刀在中文使用的文采和J.R Rowling的英文文采,不是翻译本);第二、故事更精彩和天马行空,比较多很高的高潮起伏,比单调的哈里对付Voldemort精彩好看多了;第三、故事不只几个主角,连配角性格的刻画也很深刻;第四,感情戏的描写也很动人。

猎命师有许多苍白贫血的哈里波特所没有的特质,例如历史感,现代感,玄幻,军事,武侠,各种文化如中华,西方,日本文化,科技文明,政治以及世界观,冷血与热血等等等,哈里波特没有,猎命师全包了。猎命师故事虽然活脱跳跃,但是,乱吗?一点都不乱。Rojak吗?一点都不Rojak。

真的好好看。去年我买的时候,一看长长一排13本(至今第15集,还没结束),倒抽一口凉气,要不要买?如果不好看就大江东去了。如果勉强好看,所花的时间可能觉得不值得。

最后,没有后悔。后来出第14集时,因为忘了许多情节,竟然还重新看一篇。第15集今年七月出版时,在香港书展推介,我出差香港,还特地跑到书展去买先睹为快。

另外,猎命师系列作者每一集自己写的序也超屌,好笑极了。

另一个创举是猎命师系列设定了格式,让读者投稿“命格”,与读者互动。听说网络游戏公司已经签下猎命师的网游版权。

希望九把刀在结束猎命师系列时,不要虎头蛇尾。

不相信的话,去买猎命师来看,看看我说的对不对。各花入各眼,如果觉得不好看,也别怪我。因为,我有一些朋友,如南方学院的院长祝家华,就觉得金庸的什么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统统都不好看。

而有些人觉得非常非常好看的经典小说如《红楼梦》,我在中学便是硬逼自己看完,好不辛苦。从这个现象来理解,如果你不喜欢曹雪芹,而喜欢金庸,可能口味和我一样,可以买来看。

我这样说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哈里波特也是各花入各眼,很主观。我不完全认同,因为《红楼梦》是公认的经典,只是不合我的胃口而已。而哈里波特系列如我在本文第一段有严肃的学术论证,只值得55分。:-)


从金庸的孤寒谈起


将楼下这篇“郑丰的《灵剑》出鞘”贴在我的书虫网站书柜,马上就有书虫指正我的错误了,他说金庸只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十四部书名抬头为口诀的小说,外加《越女剑》,哪来十六部?(我马上改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吝啬大侠金庸

说起金庸,脑子就浮现了吝啬两个字。曾在香港《明报》做执行董事一职的报业前辈古玉梁说,就职期间,耳染目濡收罗了不少金庸的小故事,尤其是吝啬的事迹,有意要出一本书。(至今仍未出版)

金庸的狡慧与吝啬,从以下较经典的故事可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幸苦。写了一年,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到金庸那里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跟金庸要求涨钱,金庸还是不同意,说:“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一些人以为小说家既然可以写得出如《天龙八部》里性格异常豪迈的人物-萧峰,性格不外也有几分相似吧!尤其是武侠小说家,应该带有一点不拘泥的豪放吧!其实不然,小说是小说,真人是真人。

说起孤寒的性格,马来西亚名人里边,有谁呢?熟悉的人都知道:翁诗杰。政治人物需要网罗支持的力量,通常出手都较大方;而翁诗杰的吝啬,在与蔡细历的党争上,是一个弱点。

同样的,在目前争夺华总总会长宝座的陈友信,也是出了名的吝啬。我曾领教过。据一个好友透露,就有人直接问友信,既然这么有钱,为何还吝啬呢?他的解释让人喷饭:“我这不叫吝啬,而是一种习惯。”

小气的人未必吝啬;但吝啬的人通常小气。翁诗杰可以因为一个反驳的不快,在座谈会中拂袖而去,我就曾经历过。而像过气的民政党党要江真诚,也是出了名小气(至于吝不吝啬,就不知道),记得好多年前一次讲座,我在台下反击了他在台上的一个谬论,他强词夺理了一番之后就离席,留下满堂的惊愕。

金庸写书搞报社,个人性格不会造成障碍,因为大家看的是作品的好坏,不会去计较作者为人。而搞生意嘛!孤寒的老板只能造成内部员工不快,吝啬的性格对老板本身发大财可能还有很大帮助。但是出来搞华团或政治这些所谓“众人的事业”,大气一点的性格较讨好,吝啬和小气是一缺陷。

想想,做为头头和大家吃个饭都将皮包捏得紧紧,义务协助他做事的“众人”大概会觉得无趣的紧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郑丰的《灵剑》出鞘


爱读武侠小说的人其实很苦闷,因为金庸封笔,只留下14部武侠小说,伴着武侠小说迷漫长的一生,就只有来来回回反复看。间中虽然有古龙温瑞安的现代派安慰一下寂寥之心,但是武侠嘛还是带古代的感觉较好。

寻寻觅觅,从梁羽生的太唠叨和细节的沉闷,卧龙生的主角都一个样;到今天每况愈下的什么步非烟、王奇非的,全是混饭吃的作品。

其实,金庸的14部武侠作品,也不是部部精彩,严格上来说只有射雕、神雕、倚天屠龙、天龙八部,笑傲和鹿鼎记,6部较经典的而已。苦闷的武侠小说爱好者,只有继续苦闷。

终于一个网络武侠小说比赛,带来了一个女金庸--郑丰(本名陈宇慧)。她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冠军得奖作品)《多情浪子痴情侠》(香港出版;由于题目较俗,在台湾出版更名为《天观双侠》),全四册,我去年买来看,觉得不错,虽然比不上金庸较经典的6部,但是比起其他雪山飞狐、碧血剑都好很多。

她的武侠小说,她的文字造诣,以及故事铺陈,人物塑造,武学描写,知识的渊博,如果把书的作者印成金庸,不是金庸迷(一部金庸小说只是看一两遍,而不是十遍二十遍的话),还会以为真是金庸重出江湖复出写小说。

如果要说两者的差异(不是学术研究),我只能说金庸较为奔放,间中可以制造很高的高潮,想像较天马行空,坏处是在一些情节上不合逻辑(因此金庸需要不断重修)。而郑丰的小说较内敛,故事情节逻辑性强,有高潮, 但是较低的高潮。 至于波澜壮阔的程度,比起金庸,郑丰还是逊了些。不过,是不容易了,这么年轻,就有这等功力。

今年8月她出版第二部武侠小说《灵剑》全三册,是上一部《天观双侠》的前传,还是保留有上一部的水准,值得一读。顺道一提,郑丰,也长得一副古代侠女的模样。他爸爸是陈履安教授。哪个陈履安?按进去wiki查查吧!(如果问李文是谁?可以用他爸爸是李敖来介绍;但介绍郑丰,我好像多此一举)

郑丰,长得有点女侠的样子

除了郑丰的武侠小说,近来还有没有其他也不错的新进武侠作者呢? 可能有吧?我没有留意到。不过,九把刀的《少林寺第八铜人》(全一册)也好看。笔法没有郑丰和金庸的古典,也没有古龙式(只有阴谋和酒,缺乏深刻血肉描写)的现代,介于两者之间。可惜鬼点子特多的九把刀什么题材都写,不专心,武侠小说暂时只是他的甜点,非主菜。

我是不是武侠小说迷?应该不算是。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书游记


每到一个地方,一看见书店很自然(成了习惯)我会进去瞧瞧,感受一下不同地方的出版情况和阅读风气。在中港台买中文书那是当然,在英文语系国家买英文书也是当然。如果非中英文语系的国家,我逛进书店,就随便走走瞧瞧,有英文书就买,没有英文书也可能买一些看不懂的文字的书,或者就是该国的歌曲CD。

太太在这方面和我特别有默契,不管哪里逛,一有书店总会让我进去十几二十分钟。不过她还是比较赚到,因为我也很配合,不反对她进名牌店逛。

就不说中港台的中文书了,凭记忆在各地书店买过的书清点一下:

1. 阿根廷Buenos Aires, 买了该国著名漫画家Quino的两本西班牙文漫画:《Mafalda (Inedita) 》及 《A LA BUENA MESA》。Mafalda就是三毛翻译的《玛法达,娃娃看天下》。

2. 在土耳其伊斯旦堡买了该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Orhan Pamuk的城市书写的书《Istanbul,Memories and the City》,英文书,马来西亚当然也有,但在当地买,感觉还是不同。也买了一个土耳其女歌手ZARA boyut的Turkish Folk Music.



3. 迪拜买William Woodruff 的《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还有阿拉伯女歌手的CD专辑。

4. 印尼巴厘岛买Jeremy Allan的《Bali Blues》,说的是2002年巴厘岛的恐袭死了202人的纪实,以及耶加达买的严肃的书Terrence H. Hull的《People, Population and Policy in Indonesia》

5. 意大利旅游点买《Leonardo》和《Pompeii》。

6. 菲律宾马尼拉买Neni Santa Romana的《You Know You're Filipino if ....》及Ronald Meinardus硬硬的《Liberal Times in the Philippines》。

7. 埃及开罗买了系列两本《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Egyptians?》

8. 美国LA机场买Frederick Forsyth的《Icon》,阿兰大机场买Jason Pinter的《The Mark》等

9. 英国Stansted机场买James Patterson的《1st To Die》,以及在伦敦Blackstone书店买了Edward Rutherfurd的历史小说《London》。

10. 伊朗德黑兰买了两张重金属当地男歌手Behnam Alamshah的唱片,意料不到保守的回教国家竟然有这么Hot的波斯文歌曲。



11. 在阿姆斯特丹梵谷画廊买梵谷画册。

应该还有的,想不起了.......

对了,还有这个,在巴西旅游Rio de Janeiro跳下河抓到的,风干后制成了标本。:-)


每到一个国家,我的战利品和太太的截然不同。

而我不太爱写什么游记,唯一写过的游记在我的工作博客里。就是这篇My Brief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