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从优秀到卓越

我个人并不喜欢看企业经营的书,但承认曾经流行过的什么“蓝海策略”、“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等等,应该还算不错,比起什么“How to…”或“Step by Step…”之类的教人这样那样的商业工具丛书,至少提出一些见地。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对待这些书,我呢?虽然书局每次碰到叠得高高的它们,我都选择和它们擦身而过。 虽然我偶尔也会买一些,但很少认真看完。有时只是看了导读,摸清轮廓就完事了。不是这些畅销书写得不好,只是嫌它罗嗦,理论再好,再新颖,读完整本脑袋就开始僵化了。

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买了一本《AA+,从优秀到卓越》(英文本《Good To Great),读了觉得不错,对于搞企业的我,深得我心。书里比喻好的企业应该是一辆巴士,甚至可以方向不清,员工都是乘客,途中有人上下车,有时巴士还可能误入歧途,但只要万众一心,最终还是能把巴士摆上正道。

书里强调企业文化和团队,说公司领导人分五个等级,作者Jim Collins推崇最高第五级企业领袖是谦冲为怀,对专业坚持,领袖个人并不耀眼,但是却深知找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最后为公司交出漂亮的业绩。

他针对世界500强公司作出分析,从中得出许多高成长的公司的CEO都是默默无闻之辈。书中也提出刺猬原则,订出企业应该严守的三个圆圈,说的是热情、全球顶尖和启动经济的主要指标,企业才能永续经营,从优秀到卓越。

我先看这本书(也没真正看完),后来才买作者之前一本畅销书《Build To Last》(中文《企业长青》),但是一读完前言就等于看完了。因为长得一个模样,看了《Good to Great》就够了。经济风暴来袭,作者打铁趁热在今年出版了一本《How the Mighty Fall》,也畅销,但我兴趣缺缺不再购买。

这就是企业丛书,不是作者功课做得不好或不认真,但是现实社会不是学堂,读企业丛书要得是心领神会,抓住要点就够了;因为每一间不同的公司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按本抄经拿来使用。

后来我再细细思考,觉得Jim Collins的理论也有弱点。作者不推崇企业明星,因为公司会因为失去了明星CEO后黯淡无光,或者无以为继;并说太注重明星,团队精神难以建立。

这些理论看似正确,但如套在科技公司的身上就未必准确。因为科技新陈代谢,如果没有一些杰出的科技明星如Steve Jobs, Bill Gates, 敢想和有创见,就没有所谓的AppleGoogle, Microsoft等的耀眼企业了。

没有多少人认识可口可乐的总裁,但世界上没有了可口可乐也无不可,我们可以改喝百事可乐。但是没有了科技明星,就少了一些对人类有贡献的科技发明。

这些公司可能会消失,就好像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好多家企业(除了GE) 也没有存活下来,但是他的发明却照亮了人类。从世俗的商业角度来看,就算对人类文明全无贡献,能不断赚钱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这也是Jim Collins的视角。我不完全认同。

所以,读企业经营的书,不能死板。

Saturday, November 21, 2009

Kareena Kapoor (Bebo)

人在印度孟买,Mumbai除了是商贸之都,也是Bollywood所在地也。 MTV现在流行的其中一个电影的Promo曲是3 idiots。女角Kareena Kapoor好美,还有几个流行的MTV,都有她,漂亮得很,红得很哪!可惜其他几个暂时在Youtube找不到。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2012, 好看!


《2012》,震撼,震撼,真震撼。好看,好看,真好看。会不会因为这部电影的大卖,2012年又接近了,引起世界恐慌?就像千年虫一样,越近2000年大家越惶惶不可终日?而21-12-2012年也不远,电影里面描述的conspiracy theory,会不会让人民开始怀疑各自的政府隐瞒事实,并暗地筹备只有极少部分的“幸运儿”的逃亡呢?

同一个导演,《Independence Day》让人惊喜震撼,《The Day After Tomorrow》让人有些失望,到了《2012》又将震撼推向另一个高峰。

为何谈书就长篇大论,而说电影就三言两语?因为看电影的人多,就说那么几个字,就够了。看书的人少啊!要写多一些,才较能吸引人读(如果评语不好或者不读)啊!

Sunday, November 8, 2009

女儿的创作


女儿交待,要在我的博展览她的图工作品。24孝老豆只有将她的作品拍拍拍拍,然后一五一十的放上网。其实女儿自四岁开始就显露画画和艺术的天份,画得多,手工作品也多,丢失的作品也非常多。拍个照留念,甚好。如果她长大了不小心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些照片就变成了心路历程了耶。

作品各式各样,点子层出不穷。

弄了两块木板在上面画画。

卖吃的档口,很立体,还有一个漂亮的女销售站在kisok里面。

我在河内买的小饰品,女儿画上面谱及给帽子上色。

学校的图工,做贝壳相框。

这个杯子装不了水,用来喝水也会割伤嘴唇吧?!

小小屋子

不知是什么小小粒像是Polyform拆散的粒子粘成的各种造型,再给上色。有天空、圣诞树、小礼物、草坪、小鸡、蝴蝶、锅子和菜肴(怪怪的)、天空、太阳和飞鸟。

Tuesday, November 3, 2009

帮与不帮


一个中年妇女在吃力的start着一辆老爷摩哆车。在泊着的一列汽车的后面。

试了好多次后,终于成功。然后他扶着身旁像是他的老公的男人上摩哆。

那男人右脚包着石膏,将拐杖交给女人。上了摩哆摆正车头一会,看来好像又死火了。

后来,一个马来青年走进他的红色Proton, 开门之前示意挡在后面的他们将摩哆移到一边。

我的车停在沙登大街路边,边等老婆从街对面买些东西回来,边无聊玩着手机,边看一些街头即景。

同样start摩哆的动作就在我车前大概五十码左右的地方重新演习了几遍。中间还有一个年青人走来帮忙了一次。我心里想,就算成功了,一个脚受伤包着石膏的男人能和老婆成功的骑摩哆安全回家吗?可能,他的家就在附近吧?

买了东西,我老婆快步的回到了车里,我也准备启动车子回家了。

突然,那个女人走到了我的车旁,作势要求我搅下车窗。大巴士就在她身边擦身而过。

我看到她满脸泪痕,搅下一半窗子,她着急地说:“先生,我希望你能帮帮忙借RM30给我们,我们住在Kajang,我老公看过医生,带不够钱,那间Clinic不愿意给药。”她的老公一拐一拐的跟上来,我嗅到石膏包扎的脚传来刺鼻的药味,而他也是满脸泪痕。

“相信我们,我们肯定会还,请给我你的电话号码。”

我和老婆都没有十元钞票,递了一张五十元给她,也不留电话号码给她,就走了。

路上,老婆说:“会不会担心他们是骗子?” 好多年前老婆回家不远被一个印度少年截停,说摩哆坏,回不了家,希望讨点钱修理。老婆给了十元,临走往望后镜一看,他凸凸凸骑着健康尚算良好的摩哆跑了。老婆转述这事让我笑了好久。

我说:“这回应该很真的挂?!我想,他们会老远跑来这里看医生,搞不好是在这里遇上车祸伤了脚,才会在附近的Clinic看医生敷药。”

如果害怕上当,事后又觉得那不象是骗局而像是真的而耿耿于怀,为自己的铁石心肠懊悔莫已,数目又不大倒不如就先帮了吧!至少心里舒坦一些。

这是我们两人过后一致的结论。